科研进展

当前位置:首页  科研进展

胡亮老师在“高灵敏微凝胶基温度、pH QCM传感器”方向取得新进展

作者: 访问量:206发布时间:2017-09-29

中心胡亮副教授和加拿大Alberta大学Michael J.Serpe教授在ACS Applied Materials and Interfaces上发表题为“Comparison of the Responsivity of Solution-Suspended and SurfaceBound Poly(Nisopropylacrylamide)-Based Microgels for Sensing Applications”的署名文章。


ACS Appl. Mater. Interfaces 2017, 9, 26539−26548


  本论文利用紫外分光光度计(UV-Vis)和石英微天平(QCM-D)为主要表征手段,详细研究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co-丙烯酸)pNIPAm-co-AAc)微凝胶的不同组装形态下的温度、pH响应性行为。研究表明,当微凝胶颗粒组装在金膜表面,或者构筑成金/微凝胶/金三明治结构(一种典型的干涉仪),他们的相行为与微凝胶在水中分散时基本一致。与UV-Vis光谱变化相比,QCM-D获得响应信号更加复杂,这是因为凝胶层的粘度、黏弹性以及厚度对QCM信号都有影响,而这又与微凝胶的化学结构组成密切相关。基于此发现,我们成果构筑了凝胶基QCM温度、pH、离子强度传感器。其中对温度的灵敏度达到0.8*10-3 oC Hz-1,是目前为止报导的最敏感的pNIPAm凝胶QCM传感器。

        放射医学与防护学院硕士生李文翔为该论文的第一作者,胡亮副教授和Michael J. Serpe教授为该论文的共同通讯作者。该工作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江苏省放射医学协同创新中心等的共同支持。


您是第1000个访问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