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放射医学与防护学院组织开展为期三天的本科生、研究生新生入学教育,入学教育涵盖放射医学专业导航、理想信念教育、院史院情教育、科学家精神教育、安全健康教育等内容。
9月10-12日,2024级新生入学教育暨开学第一课在独墅湖校区医学楼四楼学术报告厅隆重举行。放射医学与防护学院党委书记王成奎、执行院长曹建平、副院长周光明、专职组织员王加华、院长助理俞家华、专任教师代表、学院安全卫生工作组相关教师、研究生秘书、辅导员、班主任出席活动,2024级244名本科生、研究生新生参加活动。
党委书记王成奎代表学院党政和全体教师对新生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他以“大学意义的追寻”为题为新生讲授思想政治教育第一课,鼓励新生们要勇于探索,敢于创新,对未来进行全面的思考与规划。同时,他强调了放射医学与辐射防护在现代医学、环境安全以及核能应用等领域的关键作用,告诫大家不仅要在学术上追求卓越,更要在道德和社会责任上树立榜样,明大德,成大业,做大医!
执行院长曹建平系统地介绍了学院的历史沿革、学科发展现况、人才培养体系、师资队伍构成。通过详细解读学院招生与培养情况等、学科优势及发展前景相关内容,引导新生深刻理解放射医学对国家医疗、核事业安全、国防的重要意义。此外,他与新生分享了自己在放射医学领域的研究经历和心得体会,激励新生要时刻保持对知识的渴望,“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创新发展,将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
副院长周光明为2024级本科生做了深入全面的专业介绍,帮助新生了解放射医学专业的特色与优势、就业方向和发展前景,并鼓励大家要从被动学习转换为主动学习,尽快适应大学的学习节奏,学会自律,珍惜大学宝贵的五年时光。
9月10日上午,学工办胡玥携手2022级优秀学长季雨荷、李思卉、李雨轩与2024级本科生开展了大学生生涯规划交流,他们以自身的大学学习生活经验为新同学传经送宝,从学习方法、社团活动、科研竞赛、科普推广、考研深造等多个维度,为新同学们提供了切实可行的建议,如同指引灯塔,为初入校园的新生们指明了前进的方向。
9月10日下午,专任教师孙亮、朱然、俞家华分别对医学物理、核医学、放射治疗这三个课程组做了详尽的介绍,为新生们的专业探索之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9月11日下午,举行了2024级研究生新生见面会。专职组织员王加华向新生详细介绍了学院党委组织架构及发展党员的确定和考察流程,明确新生同学党组织材料交接的注意事项。他指出,学生党员应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做好精神传承,积极向党组织靠拢,踊跃加入党组织大家庭,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做出更大贡献。
朱巍根据研究生事务管理经验,分享给同学们几点寄语。一要正确处理与导师、团队其他同学之间的关系,做到多沟通、多汇报、多请教。二要关注自己及他人心理健康,积极向他人寻求心理帮助。三要不忘初心,思考远期目标,合理规划研究生生活。
研究生秘书彭蓉对学院专业、培养方案、培养环节、管理制度进行了解读。重点讲解了研究生课程教学管理实施细则、研究生科研记录规范要求、研究生培养的全过程及重要时间节点等多个方面,旨在让同学们全面掌握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的关键环节。研究生辅导员周丹丹围绕研究生日常事务管理进行介绍,针对奖助补贷、心理健康咨询、就业工作、宿舍安全等重要内容给新生们做了详细解读。并提醒同学们要时刻注意人身、财产安全,从思想上提高警惕,在行动中积极落实,把“小我”融入“大我”,用奋斗谱写底色,书写属于自己的华丽篇章!
9月12日下午,举行了2024级研究生安全培训会。学院安全工作组封琼对学院公共研究平台进行了介绍,包括平台的核心功能、使用准入标准、预约方法和操作流程。她特别强调了在使用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常见问题及其解决方案,并提醒大家在使用设备时需严格遵守学院的实验安全管理制度。
盛道鹏围绕实验室化学安全进行结合近年来国内高校实验室安全事故的案例分析,与同学们深入探讨了事故成因,强调实验室化学安全的重要性。刘汉洲、王广林深入解读了放射性活性区实验室的管理办法,包括非密封放射物质的安全规范和放射性废物的管理规定,特别强调了放射性动物实验的动物房管理。吴安庆对实验室的基础设施和特种设备进行全面的介绍,详细讲解特种设备的规范操作,并针对实验室中常见的微生物和病毒污染等生物安全问题进行分析,强调了增强安全防范意识,规范实验操作,规避潜在风险,确保实验人员的安全。
新生入学教育是新生开启科研学习生活的第一课,是实现立德树人目标,履行全链条培养的重要环节。学院新生入学教育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帮助新生转换新身份、树立新目标,尽快适应新环境、新阶段、新生活,取得了良好成效。本次新生入学教育系列活动的顺利开展,相信全体新生将以更加饱满的精神状态、积极的精神风貌和昂扬的精神斗志开始新的大学生活!